前言
《论语》有言:'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。'
做人处世,说话要谨慎,行动要敏捷,话说得太多容易出错,事做得太少难以成事。
生活中,我们常遇到两种人,一种口若悬河却办事不牢,一种沉默寡言却事事靠谱,前者让人生厌,后者让人敬佩。
为什么有些人明明能力很强,却总是处处碰壁?问题往往出在三个字上:言、行、变。
真正厉害的人,都懂得,说话有分寸,做事有尺度,变通有章法。
01.言有尺
《礼记》有言:'君子约言,小人先言。'
说话谨慎是君子的修养,抢先发言是小人的做派,话不在多,贵在精当;言不在快,贵在适时。
会说话的人,懂得先想好再说,不会说话的人,总是想到什么说什么,前者让人尊敬,后者让人讨厌。
北宋有名的宰相富弼年轻时,曾代表国家去辽国办事,辽国的大臣故意找麻烦:'你们宋朝就派个年轻人来谈事情?'
富弼不急不慢地说:'我虽然年纪小,但代表的是我们宋朝的皇帝,你们如果只看外表,恐怕不像一个大国该有的样子。'
辽国皇帝请吃饭时,又故意说:'听说你们中原人都很会写诗?'富弼回答:'稍微会一点,比不上你们国家的人会射箭。'
随从不解问道:'大人为什么这么客气?'富弼解释,'争嘴上输赢容易惹麻烦,说话客气才能显出大国的样子。'
谈事情的时候,辽国想要土地,富弼严肃地说:'一寸土地都不能让是我们国家的底线,如果因为这个打仗,我们宋朝有百万军队随时准备。'
最后,辽国放弃了不合理的要求,富弼既保住了国家的面子,又避免了打仗,全靠说话有分寸。
会说话的人,知道什么时候该软,什么时候该硬,正如古人云:'柔舌存而齿亡,刚言出而祸至。'
曾国藩教育家里人说:'话不要说太满,事不要做太绝,'留点余地,既是给别人方便,也是给自己退路。
有些人总喜欢抢着说话,却不知道话说多了容易出错,有些人习惯直来直去,却没想到会伤害别人也伤害自己。
说话就像打仗,该坚持时一步不让,该退让时及时收手,知道分寸,才是真本事。
图片
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
02.行有度
《道德经》说:'大直若屈,大巧若拙。'
真正正直的人,看似知退让,但真正聪明的人,看着很普通,做事知道分寸,才是真本事。
做事太强硬容易失败,太软弱又没效果。该前进时勇往直前,该后退时及时收手,这才是做人做事的道理。
北宋有名的大臣范仲淹当大官时,推行'庆历新政',他知道改革不容易,就采取慢慢来的办法。
先在小地方试验,等有效果了再扩大范围,有人劝他动作快点,他答道:'疾风暴雨易伤禾苗,和风细雨方能润物。'
当反对声音很大时,他主动要求去地方工作,朋友觉得可惜,他却说:'退一步海阔天空,来日方长。'
在地方工作时,他继续推行新政,但方法更温和,最后,很多改革措施,在他离开后反而保留了下来。
范仲淹的聪明在于,既坚持自己的想法,又知道变通,既有做事的决心,又明白进退的分寸。
做事有分寸不是胆小怕事,而是知道轻重,就像老话说的:'过犹不及,恰到好处为上。'
明代思想家王阳明说:'知行合一,要在得中。'做事要把握分寸,既不能不及,也不能过头。
有些人做事要么畏缩不前,要么鲁莽冒进,都是因为不懂'度'的重要。
《菜根谭》有言:'处世让一步为高,退步即进步的根本。'
退让不是软弱,而是智慧;节制不是无能,而是修养,懂得收放自如,方能行稳致远。
行事有度的人,既不会一味逞强,也不会处处示弱,他们知道什么时候该进,什么时候该退。
就像打拳一样:出拳太猛容易失去平衡,收拳太急难以发力,张弛有度,才能立于不败之地。
图片
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
03.变有道
《易经》有言:'穷则变,变则通,通则久。'
处境艰难就要懂得变通,变通才能突破困境,突破才能长久发展,死守旧路,终将走入死胡同。
固执己见是愚者的坚持,随机应变才是智者的选择,一根筋走到底的人,往往最先碰壁。
战国时期,齐国大将田忌常与齐威王赛马,田忌的马匹稍逊一筹,屡战屡败,谋士孙膑观察后献计,
'用您的下等马对大王的上等马,中等马对下等马,上等马对中等马。'田忌依计而行,最终两胜一负。
同样的马匹,只是调整了出场顺序,结果就截然不同。这不是取巧,而是智慧的变通。
有人质疑孙膑耍诈,孙膑答:'赛马如用兵,重在排兵布阵,知其不可为而为之,是谓不智。'
田忌从此明白,实力不足时,与其硬拼,不如巧变,后来他带兵打仗,也常用此道取胜。
变通不是放弃原则,而是换个方式实现目标,就像河流遇山石,绕行而非硬撞,终能汇入大海。
宋代大文豪苏轼说:'横看成岭侧成峰,远近高低各不同。'换个角度看问题,往往能发现新出路。
固执的人只认一条路,聪明的人总能找到第三条路,前者困死原地,后者行遍天下。
《菜根谭》云:'变通者存,固执者亡。'世间万物都在变化,人岂能一成不变。
商鞅变法时,有人反对说:'祖宗之法不可变,'商鞅反问:'治国如治病,病情变化,药方岂能不变,'
变通不是朝三暮四,而是因时制宜,就像农夫种地,要随节气变化调整农事。
孔子曰:'君子之于天下也,无适也,无莫也,义之与比。'
君子处世,没有固定不变的做法,只要合乎道义即可,这才是最高明的变通之道。
死守规矩是呆板,乱变无常是轻浮,真正的变通,是在原则与灵活间找到平衡。
就像竹子,主干挺直是它的原则,随风摇摆是它的灵活,刚柔并济,方能长青不折。
人生路上,遇到阻碍时,不妨学学流水,前方无路就绕行,终能到达大海,变通不是妥协,而是智慧的前行。
图片
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
结语
《论语》有言:'君子不器。'
意思是,真正高明的人不会像器物那样只有单一用途,他们懂得灵活变通,因时制宜。
人生在世,不能只会说话不会做事,也不能只知埋头苦干不懂变通,偏执一端,终难成事。
真正厉害的人,都懂得把握分寸,行动有章法;处世知变通,应对有智慧。
言有尺,行有度,变有道——这三者兼备,方能行稳致远,做人如此,何愁大事不成?
图片
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杠杆炒股哪个平台好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